5測試方法
5.1電性能
5.1.l換幀頻率
a)定義
畫面信息更新的頻率FHO
b)要求
c)測量
--啟動幀頻測試軟件,并在顯示屏上開四個區域:A1、A2、A3和A4。第一幀畫面在區域A1內顯示一個“●”,第二幀畫面在區域A2內顯示一個 “■”,第三幀畫面在區域A3內顯示一個“▲”,第四幀畫面在區域A4內顯示一個”★“。以上四畫面為一組,并從第五幀開始按此規律循環顯示;
--在顯示屏上顯示該測試軟件,若顯示屏在四個區域中都有完整的圓形,則換幀頻率FH就等于計算機幀頻FF,即FH=Fr;
--在顯示屏上顯示該測試軟件,若顯示屏只在區域A1和區域A3中有完整的圖形,或只在區域A2和區域A4中有完整圖形,則換幀頻率FH就等于計算機幀頻的一半,即FH=FF/2;
--在顯示屏上顯示該測試軟件,若顯示屏只在任意一個區域中有完整圖形,則換幀頻率FH就等于計算機幀頻的四分之一,即FH=Fr/4;
--在顯示屏上顯示該測試軟件,若顯示屏在四個區域中都有圖形,但圖形不完整被抽行或抽列,則換幀頻率FH就等于計算機幀頻的一半,即FH=FF/4;
--用示波器測出計算機幀頻FF,并根據上面測試結果算出換幀頻率FH;
--根據表1的規定,將該指標歸入相應級別。
5.1.2 刷新頻率
a)定義
顯示屏每秒種顯示數據被重復的次數FC
b)要求
c)測量
--顯示屏亮度置最高級,灰度級置為變換的1級,雙墓色顯示屏為組合色,全色屏為白色;
SJ/T11141-XXXX
--用示波器觀察任-象素一種顏色的LED驅動電流波形,并測出一組驅動電流波形的周期T,則刷新頻率FC=1/T;
--按表2的規定,歸入相應級別。
5.1.3占空比
a)定義
在最大灰度級和最大亮度級情況下,任意一個象素在一個掃描同期內的導通時間(To)與掃描周期(Ts)之比,以ZQ表示。當ZQ≥l時,定義為靜態驅動,當ZQ<l時,定義為動態驅動。
b)要求
驅動占空比通常有1/32、1/l6、1/8、1/4、1/2和1等。
c)測量
--統計出顯示屏一個模塊的驅動電路路數Q;
--數出顯示屏一個模塊的象大數X;
--若顯示屏基色數為JC;
--驅動占空比ZQ=Q(X×JC)。
5.1.4 模組負載變化率
a)定義
在最高灰度和最大亮度級情況下,顯示模組全亮和局部亮兩種狀況的亮度變化率BL。
b)要求 按表3。
c)測量
1)測量條件:
環境照度變化率小于±10%。
光探頭采集范圍不得小于16個相鄰象素。
2)測量步驟:
在全屏黑情況下,用彩色分析儀測量顯示屏的背景亮度BD;
以模組的1/16方塊為單位,將模組劃分為若干個區域,任選一個區域作為測試區域;
模組置于最高亮度級、最高灰度級并且整個模組全亮的狀況下,測量該模組的亮度BQ;
將被測模組置于最高亮度級、最高灰度級,但模組中只有一個區域全亮,測量該區域的亮度BB;
用下式算出模塊亮度的變化率:
BL=(BB-BQ)/(BB+BQ-2BD)X100%;
用上法分別測量計算紅、綠、藍、黃、白的亮度變化率,取其中最大值即為模組的負載變化率;
按表3規定,歸入相應級別。
5.1.5 灰度等級
a)定義
顯示屏在同一級亮度中從零灰度到最高灰度之間的等級G。
b)要求
標定灰度等級G一般分為無灰度(l-bit灰度技術)、4級(2-bit灰度技術)、8級(3-bit灰度技術)、16級(4-bit灰度技術)、32級 (5-bit灰度技術)、64級(6-bit灰度技術)、128級(7-bit灰度技術)、256級(8-bit灰度技術)等級別。在任何一種級別中,亮 度隨灰度等級數應呈單調上升。
c)測量
1)測量條件:
環境照度變化率小于±10%;
在整個測試過程中,彩色分析儀的采集范圍不變。
2)測試步驟
啟動灰度測試軟件,逐級增加灰度級,顯示屏的亮度應隨著灰度級的上升呈單調上升;
實際友度級
1<G≤2 顯示屏具有l-bit灰度技術;
2<G≤4 顯示屏具有2-bit灰度技術;
4<G≤8 顯示屏具有3-bit灰度技術;
8<G≤16 顯示屏具有4-bit灰度技術;
16<G≤32 顯示屏具有5-bit灰度技術;
32<G≤64 顯示屏具有6-bit灰度技術;
64<G≤128 顯示屏具有7-bit灰度技術;
128<G≤256 顯示屏具有8-bit灰度技術;
依此類推。
5.1.6 信噪比
a)定義
在播放視頻信號的情況下,信號有效值S與噪聲有效值N之比(S/N)。
b)要求 按表4。
c)測量
用光強儀的光探頭罩住某一象素(防止外界光的干擾),并在其后測試過程中光強儀采光探頭的狀況保持不變;
將顯示屏置于最高亮度、最大灰度,測出此狀況下光強IEM;
將顯示屏置于最高亮度級、50%灰度,測出此灰度級的光強IEH;
用彩色電視信號發生儀(信噪比大于52dB),給控 制系統送入白信號(PAL制);調節彩色電視信號發生儀的輸出幅度,使象素光強等于IEH,然后在此狀態下讓顯示屏連續工作半小時;
將視頻畫面凍結,測出畫面凍結后該象素的光強IDi,共重復該步驟20次測出ID1、ID2…ID20,找出其中三個最大的IDi,求算術平均得到IDmax,再找出其中三個最小的IDi求算術平均得到IDmin;
按下式算出信噪比
S/N=20lg[2√2IEM/(IDmax-IDmin)];
按表4的規定,歸入相應級別。
5.1.7 象素失控率
a)定義
象素失控分為盲點和常亮點兩類。整屏象素失控率Pz等于整屏盲點數與整屏常亮點數之和對整屏象素數之比。區域象素失控率PQ等于盲點數與區域常亮點數之和對區域象素數之比(區域指100×100的象素矩陣)。
b)要求 按表5。
c)測量
1)整屏象素失控率PZ的測量:
整屏顯示最高灰度級紅色,用目測法數出不亮的象素數PF;
清屏,用目測法數出紅色常亮象素數PL;
用下式算出紅色象素失控率
PTR=(PF+PL)/P;
式中,P為全屏象素總數(P若小于一萬,則按一萬計算);
用同樣的方法可測算出藍色象素失控率PTB和綠色的象素失控率PTG;
取PTR、PTB、PTG中最高值認定為整屏象素失控率PT,并按表5的要求,納入相應級別。
2)區域象素失控率PQ的測量
用軟件做一個100×100象素的可移動紅色方塊(最高灰度級);
移動該方塊找出紅色盲點最稠密的區域AP;
用目測法數出方塊內紅色盲點數M;
清屏,用目測法數出AP內的紅色常亮點數N;
區域紅色象素失控率等于M、N之和除以區域象素數(PAR=(M+N)/10000)
用同樣方法可測出區域綠色象素失控率PAG和區域藍色象素失控率PAB。
取PTR、PRB、PTG中的最高值認定為區域象素失控率PQ,并按表5的要求,納入相應級別。
關鍵詞: 北京LED顯示屏 北京LED顯示屏維修 LED顯示屏廠家直銷
聯系人:李經理
手機:13641008880
電話:13681248883
郵箱:13681248883@qq.com
地址:北京市懷柔區開放路113號